close
周末書房/所有的島都等著船的靠近

推薦書:林禹瑄詩集《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》(角立)

《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》書影。
(角立出版社/提供)
一本詩集並非收錄進一本書裡的N首詩作大集合,一本詩集是一個詩人「群組」作品成一體系的能力操演。以此角度切入一本詩集,詩人如何用一篇前言或後記姿態微妙地說明自己,便十分關鍵。

中生代詩人陳育虹或夏宇,她們的序跋書寫皆透出濃濃詩味,林禹瑄的後記〈如果你聽見〉也擁有這樣的非凡氣質。一個台大牙醫系學生在雨夜的宿舍裡,懷想南部家鄉光景及在那兒度過的寫詩歲月:「想起南方平原上那面大大的窗、寬廣的書桌,以及小小的椅子昏黃的檯燈……房間因寂寥而顯得舒適寬敞……」讀著1989年生的林禹瑄,竟讓我聯想起1921年生的一代女詩人陳秀喜〈花絮〉裡的詩句:「書桌上沒有土讓/書本上沒有土壤/不能供她繁榮……」女性處境的世代差異如天壤之別,在詩裡,陳秀喜為她那一代的女性「大我」力爭發聲權,到了林禹瑄手上,詩則是「小我」貯藏「憤懣與憂傷的美好片刻」的安逸天地。

當然,最新一代的女性「詩聲」不會因「小我」就失去重量,林禹瑄如此自剖:「它們的聲音卻依然細小而堅決……」看得出來她對自己的詩作,其生發、其狀態,有著高度自覺。向內挖深的幽微書寫,林禹瑄已準備好大有所為。

詩集依產出「年紀」分成四輯:「拾柒。雷陣雨開始的下午」「拾捌。無詩可寫的日子」「拾玖。隔壁的房間」「拾玖。寫給鋼琴」。這些詩作分別寫於十七、十八、十九歲,裡頭有一個清純高中生到醫學院新人的內心世界,有一個少女的悲傷、沒來由的愁緒、不致令人煩膩的呢喃……詩人的才氣展現在一種富節奏感、自然順暢的語法,與同輩詩人相較,少了許多斧鑿的痕跡。

林禹瑄從前行代詩人、當代西方文學文本,乃至於流行歌詞中吸取養分,轉化出最新世代文青的抒情聲腔。這些詩行,貼著她的生活小宇宙飛行,凝塑出一個主體,觀照著自身日常以及網路/媒體折射出來的社會擬像,有著「寫實」的情緒,「不太寫實」的歷史感和地理畫面。

綜觀全書,第四輯「寫給鋼琴」最成熟,整體的形制設計相當出色,幾乎可獨立出來另成一本詩集了。一首首只編上號碼、標題統一為「寫給鋼琴」的清爽小詩,有著令人反覆咀嚼的「私格言」魅力,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同為「告白體」的羅智成《寶寶之書》。

「寫給鋼琴」系列,告白的對象「你」,不止是鋼琴,而更接近一個「完美的聆聽者」,可能是理想情人、理想自我,或理想的詩。在這個密藏的語言盒子裡,亮點處處,例如〈寫給鋼琴10〉:

除了一卷缺少字幕
而無人觀看的影片,
你還能想到什麼更好的比方?

關於我疲憊的手指,
執拗敲著最高的音鍵
卻悄然無聲

這首詩可詮解為一個全力演出的詩人對理想聽眾/讀者的高度渴望,這樣的渴望映射出詩人的孤獨狀態,林禹瑄把她所有的詩作命名為島,她說:「所有的島都等著船的靠近……

剛過二十歲的林禹瑄,十分早慧地把握了精緻細膩的詩語言,並擁有頗驚人的產量。可以預見下一本詩集,她將注入更鮮明的「風格意識」,濾盡雜質,在台灣現代詩光譜中找到新生代的新聲帶。

【2010/03/06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精靈 的頭像
    精靈

    漫步心靈深處的精靈

    精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