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墓誌銘風景/生命的心 |
法國詩人阿保里奈爾(G. Apollinaire, 1880-1918)為人熟知的是他的圖象詩。出生於羅馬的他,在巴黎成長,後來曾遊歷德國,再返巴黎,參加新藝術運動。他的法國公民身分是1916年才獲准的,而且是經由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。 台灣的詩人應相當知道阿保里奈爾,尤其是對圖象詩有興趣的朋友。作為一位立體派詩人,阿保里奈爾在詩與畫之間形塑他的藝術觀,極富創新精神,被視為引領法國的二十世紀詩歌運動。超現實主義這一詞語是他提出的,這個運動也經由他啟發。 《燒酒集》和《圖象集》代表阿保里奈爾詩業的成就。創作手法的大膽,兼具傳統和現代的風格。他的《動物小唱集》另有「奧菲斯的孩子們」書名,以「獸」、「蟲」、「魚」、「禽」四輯呈現,每輯都冠有「奧菲斯之歌」,以希臘神話的詩和音樂之神撫弄豎琴時飛禽走獸聞聲而來為喻,每首詩都配上木刻插圖,極為可愛。 四十多年前,在《笠》詩刊讀到台灣詩人何瑞雄譯介的六首,印象深刻。其中〈毛蟲〉引喻詩人的工作,四行詩句,點出了寫詩這一條路的心影:「勤勞工作可以致富/貧窮的詩人啊,工作吧!/毛蟲是肯不斷地吃苦,/才變成綺麗的蝴蝶的哩!」 英年早逝的阿保里奈爾和妻子雅克琳合葬於巴黎的拉歇茲神甫公墓,墓座有他的圖象詩〈心〉: 心 ──阿保里奈爾(1880-1918) 【2012/01/10 聯合報】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