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廖咸浩的文化觀?--文化優先不應受意識型態束縛
(2007-04-24 00:57:42)

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廖咸浩在四月十九日中國時報論壇的〈貫徹文化優先
的決心〉一文中,大放卸任馬後砲,爭功諉過,企圖將樂生的責任全部推
卸到台北縣府上,讓本該負最大責任的台北市捷運局得以置身事外。彷彿
廖前局長任內為了文化鞠躬盡瘁,然若認真檢視其作為,可就不是這麼一
回事。

芝山巖的「學務官僚遭難之碑」,是總督府為了紀念六位被台灣抗日暴徒
伏殺的六位教師而設立,見證了台灣新式教育創立所面對的種種艱辛,終
日本統治之世,台灣的基礎教育、識字率在亞洲皆僅次於日本本土。教育
的價值,是不分族群的。

儘管屢有人對此碑不滿,當時的文化局長龍應台表示不以後世史觀推翻前
代史觀,尊重這段歷史。不過繼任的廖咸浩卻應和拆除派的新黨人士看法
,認為保存此碑的聲音是「胡亂吹捧殖民建設成就,以殖民者觀點看待此
一事件。」又說「但這個碑經史學考證後,明顯是殖民政府貶抑台灣義民
的紀念碑,矗立在原處也相當不恰當,等於同意殖民政府扭曲的錯誤史觀
。」最後更污衊保存此碑的人是日本統治下的既得利益份子「今日許多不
斷發出歷史雜語的人,都是昔日受過良好日式教育、獲得一定利益的中產
階級,他們的史觀與歷史見解有很大的檢視空間。」

同樣是文化局長任內,廖咸浩也曾公開表示「當有愈來愈多的人以『終戰』
形容『台灣光復』時,就代表有愈來愈多的人選擇站在殖民者的觀點,看
待自己的歷史。」文化局在二○○五年舉辦的古蹟論壇中,廖局長在引言
中提到「最近一年大批日式宿舍尋求爭取為古蹟,但訴求理由卻是,『反
映總督府對員工福利重視』,充滿了歷史的繆思。」

原來廖咸浩文化優先的決心是帶有民族情緒,無法客觀地去面對日治五十
年的歷史與文物,所以在廖咸浩主政下,台北市的日治時期史蹟加速消失
,可是草山行館、孫運璿故居、蔣經國故居等象徵著國民黨法統的建築物
,儘管歷經多次整修,早已面目全非,廖局長總是能迅速地將其指定為古
蹟或是歷史建物。

文化優先不應受意識型態束縛,更不是卸任後拿還大放厥詞、討好輿論的
口號。看到廖前局長在報端的這番言論,絲毫感受不到他面對文化的誠意
,只是無限諷刺。

●東森論壇徵稿區→http://www.ettoday.com/write/
●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@ettoday.com

(●作者曾韋禎,文史工作者、基督徒、嘉義市人、歷史所畢。簡介表示
,他平常喜歡看火車、看地圖、探究歷史、評論時政、文化現象、看棒球
、聽音樂(主要以古典、浪漫二時期為主,特愛蕭泰然)、跟小朋友玩!
本文為ETtoday.com網友投稿,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。)

**網路搜尋2007/05/04 00:30  
**所刊文章不代表本部落格作者之觀點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精靈 的頭像
    精靈

    漫步心靈深處的精靈

    精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