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福十六帖/唯有音樂,挽救一切 |
乃元、千洵: 12月11日到國家音樂廳,聽乃元和TC室內樂團合作的音樂晚會,貝多芬的《命運》。好久沒見到你們兩位了,演奏會前一晚,我找出了乃元的一張獨奏CD,慢慢的聽,彷彿重溫因為音樂而有的多年友情。 聽那晚的貝多芬,我曾兩度熱淚盈眶。其中一部分,是為了貝多芬本身,一個耳朵全聾的音樂家,如何在想像中重現音樂的秩序。佛教講眼耳鼻舌身意的「六根互用」,心才是能悉知悉見的主宰,貝多芬人間體現了這一點;嘈嘈切切的心靈衝突,層疊、對話、統合,又有他「非如此不可」的出格。 一部分當然是為了乃元,貝多芬作品偶現接近樂園的狂喜,你們的演奏使之有了人的位置,就像一個人在一列天使中引吭高歌,我們從天使中認出他來。 那晚我心中浮現乃元演奏帕格尼尼時候的錄音,帕格尼尼誇飾的部分被重新詮釋了,充滿了安慰的力量。很多年前,我曾在一個午後,感覺到乃元演奏的帕格尼尼宛若一黃金羽翼的蜻蜓飛過水面;那一個午後,我乘著那隻蜻蜓的翅膀,度過了一個心靈黯淡沉鬱的轉折點,那天,我寫了一首詩記述那種體驗,裡面有兩句: 唯有音樂 音樂會結束,我們一群人到後台看乃元,人很多,所以,我把這個乃元演奏挽救我心靈的故事,留到這裡,說給兩位聽。 謝謝乃元。也期盼你們忙中偷閒,和我一起喝杯咖啡,我知道一家咖啡館,它的拉丁美洲水洗豆很棒。我也很想和你們闊談諸事種種,包括我們都遇到的一些人間憂愁,但我很放心,你們兩位都會很好的;音樂,音樂是你們給了人間寬厚優雅的禮物,音樂也會給你們深深的安慰與祝福。 就像你們這次的演奏並沒有指揮,彷彿契入空性,空生大覺中,每個音符都是大海中的一片波浪。 【2011/12/29 聯合報】 |